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9日
2014年9月16日 来源:中国黄金网
9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黄金协会和世界黄金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黄金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黄金行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盛会。
9月12日上午,中国黄金协会会长,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首届中国国际黄金大会组委会主席宋鑫,就国内外对黄金行业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中国黄金报》、《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矿业报》、《中国企业家杂志》、凤凰卫视、凤凰网等海内外媒体的联合采访。
在采访中,宋鑫强调,黄金是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的特殊产品,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黄金产业、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在国际黄金定价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宋鑫对当前国际金价低迷背景下,我国黄金行业在资源整合、海外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举措,以及首届中国国际黄金大会取得的成果,给出了分析和解答。
黄金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屏障
当前,大力发展黄金产业,稳步增加黄金储备,积极推进“藏金于民”,推进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让黄金为人民币国际化“增信”,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推进国家黄金战略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黄金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去年全国黄金产量达到428.16吨,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消费量达到1176.4吨,首次超过印度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加工国和第一大黄金进口国。不过,与很多大宗商品一样,我国黄金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应有的黄金定价权。
宋鑫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黄金行业更多地关注实体企业发展和实物黄金需求,但是,美英等国已经具有强大的衍生品交易市场,黄金现货市场和黄金期货市场每天进行着巨大的交易。这些虚拟经济交易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需求量,成为我国黄金行业在国际黄金定价机制中没有发言权的现实困境。
这种困境并非不可改变。
宋鑫说:“我们需要从定价权的角度,在世界黄金行业发出中国声音。9月下旬,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就要正式上线。我国要在国际黄金定价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必须走的重要一步。”
宋鑫强调,我国在国际黄金定价权上未能发挥更大作用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国际市场上无法用人民币进行定价。因此,要在国际黄金定价权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就成为一个先决条件。然而,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又需要有强大的黄金储备作为支撑,这是从英镑、美元、欧元的国际化道路中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美国拥有8133吨黄金,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也没有卖出1克黄金,而是通过不断增加美元供给来转移风险。随之,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发达国家也以超发纸币来解决经济问题,造成全球纸币总量的迅速增加和通货膨胀。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黄金在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中的作用。
“推出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就是主动的国际化举措。”宋鑫说。我国黄金市场国际化相对谨慎和滞后,如今,国际板的开启,将增强我国黄金市场对全球黄金市场的影响力。
“藏金于民”是重要渠道
黄金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本身就是一种金融产品。同时,从全球来看,黄金市场历来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但可以通过投放黄金来回笼货币,而且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放大了黄金在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功能。
宋鑫认为,把黄金产品大众化,可以引导健康的民间消费;增加黄金民间储备,使黄金这种忠实、独立的资产更多地进入百姓家庭,也是落实“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渠道;开拓黄金的金融衍生品功能,对银行来说也意味着新的发展空间。如今,一些银行开展黄金租赁、黄金质押、黄金贷款等黄金衍生品业务,实现了金融创新和黄金产品功能发掘的很好结合。
从产品属性、市场功能、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来看,黄金和金融的关联度很高,密不可分。对于黄金储备的管理,多数国家是由央行来实施,这也体现出了黄金和金融的密切关系。
去年,国际金价大幅波动,“中国大妈”炒金在全球引起很大反响。宋鑫分析指出,不要把投资黄金当成一夜暴富的载体,而应将其视为国家和家庭储备多元化的选择之一,要用长期的、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其实,从更多层面来看,美国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一直在担心黄金价格走高,也会采取措施打压国际金价。因为美国一直在要求国际社会更多地关注美元,而不是黄金。
金价低迷促企业内涵式发展
影响国际金价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美国经济。美联储的一系列动作,直接影响到金价。美国经济在复苏向好,金价就会受到打压;世界局部形势动荡,就可能会抬升金价。克里米亚问题爆发及乌克兰东部局势紧张时期,曾经促使国际金价达到了一个相对高度。最近,紧张形势得到缓和,且一些大投行也在做空黄金,造成近期金价再次下跌。
自去年以来,金价持续走弱,对我国黄金生产企业的冲击非常大,一些老矿山、成本较高矿山,特别是低品位矿山,处于亏损状态。宋鑫提出,我们左右不了金价,只能从自身做起,必须练内功、挖潜力、降本增效,这是必然的选择。
作为黄金行业唯一的中央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老矿多,低品位矿山多。今年以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通过狠抓优化“五率”指标,实现降本增效;在矿山建设、技术改造和地质探矿方面,提出“建设不完,优化不止”的理念,不断优化设计,节省投资,确保赢在起跑线上;在科技创新方面,对地质、采矿、选冶等环节,注重改造和优化现有工艺的流程,获取经济效益;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加强与国际对标,强调一人多岗、精简机构,实现“瘦身”,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企业管理上,强调精细化管理,与国际一流黄金企业和国内优秀民营企业相互学习,相互对标;在下游产品营销上,强化互联网思维,实现电商销售和传统店面的有机结合。
金价下跌给我国黄金行业带来了全方位挑战,也促使我国黄金行业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变革,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宋鑫强调,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驱动。6月27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正式挂牌组建了中国黄金集团研究总院,致力于凝聚一批行业内外、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在地质、采矿、选冶、加工、黄金产品高技术应用等环节进行深度创新研究,从而推动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加速国内整合与海外开发
尽管与10年前相比,我国黄金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历史、资源、体制等原因,与国际矿业巨头相比,我国黄金企业体量仍偏小。国内排名前10位的大型黄金企业加在一起,全年的黄金产量还赶不上巴里克公司一家。如今,我国黄金企业要参与全球竞争,必须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主要成矿带上实现资源整合、整装勘查、统一开发,可以探索通过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实现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因此,金价低迷,也是资源整合、并购重组的新机会。
同时,金价低迷也为海外资源开发带来历史性机遇。宋鑫认为,对于海外资源开发应采取新措施。一些民营企业通过机制优势在海外拿了很多金矿资源,这可以成为国有大型黄金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合作伙伴;一些非黄金、非矿业企业,在海外获取了资源,却没有相关技术,这也可以成为国有大型黄金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的一个新途径;一些国有地质队伍,具有较强的勘探技术,但后续开发能力欠缺,需要企业积极与其进行合作开发。
作为矿山企业,资源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宋鑫指出,尽管当前金价低迷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但是,我们的地质科研投入不能减,勒紧裤腰带也要加大地质探矿投入力度,保证寻找到足够的资源。
黄金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黄金这一特殊产品,向上,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的高度,为人民币国际化“增信”,增加人民币的“含金量”;向下,可以深入到寻常百姓家,满足千家万户投资理财和美化生活的需求。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政府、社会各界重新认识了黄金的避险价值。近年来,各方对我国黄金行业发展的关注、重视、支持也越来越多。
在总结这次大会取得的成果时,宋鑫指出,首届中国国际黄金大会的举办,受到了我国各相关部委,各黄金生产、加工集聚地各级党委、政府,黄金矿业、首饰、金融企业,黄金交易市场,以及全球主要产金国驻华使馆、协会商会、黄金企业、商业银行的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会议正式注册代表超过1800人。其中,海外代表超过20%,会议的20多场分论坛、主题活动座无虚席。在许多会场,有不少代表只能站着听会。大会附设的“全球与中国黄金业发展”主题展览,有60多家中外黄金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参展,参观展览的社会各界观众逾1.5万人次。大会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有70多家中外媒体超过100位记者对大会进行宣传报道。这充分说明,中国国际黄金大会是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各界对黄金和黄金行业是关心、支持、爱护的,黄金和黄金行业的未来是大有希望的。
宋鑫还指出,此次大会凝聚了社会各界对黄金的共识。大会按黄金全产业链的理念,覆盖了黄金矿业、加工消费、金融投资3个大的板块。同时,通过20多场分论坛和活动,大会将3个板块紧紧地串在了一起,从而更加有效地凝聚、形成大黄金的理念,实现了产业链大融合。这种大融合符合黄金产品的特性和黄金产业的特点,有利于国家黄金战略的研究和实施;有利于凝聚行业共识,形成行业合力;有利于形成新的凝聚效应,产生新的凝聚成果。
在联合采访结束前,宋鑫特别还通过参加联合采访的记者,对海内外新闻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黄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