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4日
2015-12-16 微珠宝微珠宝
微珠宝是泽木文化传播精心打造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公众平台,也是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支持指导的官方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微珠宝(zemu0755)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近日,周大福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盈利比去年同期减少大约四到五成;另一家珠宝品牌六福集团也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中期盈利同比下跌约40%。
临近年末,两大珠宝品牌的预警公告,似乎也给2015年的整个珠宝行业定了基调。经过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期后,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大幅回落等多重因素打击下,近两年的珠宝市场迎来调整期。珠宝行业向何处去,又能靠哪些途径完成“自我救赎”?
“ 互联网+”助力产业转型,谋求新发展 ”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珠宝零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互联网+”的顺势风口上,珠宝作为一种单价较高,注重现场体验等特点的商品,传统珠宝行业如何才能抢得先机,由卖产品到卖文化、卖艺术,促使珠宝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是一种高效整合的运营模式,是传统珠宝行业为应对珠宝电商的创新之举。传统珠宝零售业重销售轻体验、重渠道轻用户。重广告轻数据,70%以上的营收寄托在实体商店。但由于实体店的“局限性”,其所能展示的商品数量和经营范围是有限的。此外,实体店还面临着高昂租金和高额扣点的压力,这些问题是制约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牵绊。与传统珠宝零售业不同,珠宝电商解决了以上问题,是实体店无法比拟的。
在“互联网+”下,虽然交易方式、支付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但是交易本身并未改变。这里所说的交易本身即产品质量,无论是网络销售还是实体销售,产品本身才是交易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同一件产品在网上销售和在实体商店销售在价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并不是网购就一定比传统渠道便宜。其在定价上,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机制,传统渠道是企业成本核算体系,而电子商务平台是用户成本核算体系,两者之间的矛盾便是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导火线。
现代人们对于珠宝的理解,已不仅限于奢侈品。数据显示,在互联网金银珠宝关注和消费领域,年轻群体如今已经成为主力,20岁至40岁的消费群体,通过互联网关注黄金和珠宝产品的比例达到了80%,而参与消费的比例也超过了60%。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小于19岁的群体,虽然通过互联网关注珠宝的比例仅在5%左右,但其消费比例却达到24%,已经超过了30岁至39岁的成熟消费人群。而这一阶段的消费者他们有一定的个性主张、对时尚有着自己的理解,对品质有着一定的要求,在这些需求之下将推动着珠宝首饰产品的升级与更新。
未来,随着这批有意愿但还缺乏经济实力的消费群体的成长,互联网上的珠宝消费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虽然互联网珠宝有着各种各样的好处,但它缺少的恰恰是实体商店所特有的优势——体验。传统珠宝零售业的优势在于对本地服务的深度理解,以及对珠宝专业经营的深度积累,如果脱离了这一基础,那么再成功的线上销售也无法长久。
“ 挖掘珠宝细分市场差异竞争,垂直化生长 ”
近两年,在经济不景气、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珠宝商的竞争开始加剧,行业洗牌不可避免地来临。为在竞争的红海中杀出重围,一些珠宝企业开始走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深度挖掘细分市场。
而珠宝行业最缺乏的就是知识产权,反观中国经济现状,中国知识产权的欠缺已经让中国的品牌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抄袭模仿、制假售假让做品牌的企业日子非常难过。竞争力越来越弱,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倒闭的企业一大片。品牌没有溢价空间企业利润降低,迫使中国的企业家压低工资,员工收入变少,消费能力降低。再加之疯狂的境外消费,不但让中国的零售业失去机会,就连国家税收也没有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珠宝行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出现模仿和抄袭现象是珠宝行业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但随着珠宝行业的发展,模仿和抄袭注定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未来针对原创型、个性化需求导向会是一个井喷的发展期。
多元化细分专业、差异化发展策略是珠宝首饰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的珠宝生产加工类企业具有非常大的成长性和适应性,发展潜力无限。
同时珠宝行业观察人士也指出,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增强和消费心理日渐成熟,珠宝首饰的消费需求正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单纯的数量增长所带来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因此,深度挖掘细分市场,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已成为珠宝商顺应市场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 产业生态多样化运营,拓宽销售渠道 ”
面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爆炸式时代,多样化的生长环境让不少投身电子商务或线下实体电商+店商的朋友都有很深的感慨,如何在繁杂的信息中寻求可发掘性的新销售渠道成为了他们过冬的转折契机。
不知不觉中,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多了一群“微商”。他们有的每天在朋友圈里上新款,有的隔三差五发布产品,做起了固定圈子里的生意。这其中,珠宝玉石“微商”也是一支不断刷屏的新兴力量。他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小型批发商、实体店主为基础的兼营“微商”,纯分享图片型的代购“微商”,无实体店的自营“微商”,对接大型“微商”平台的创业“微商”。他们各有优劣势,发展参差不齐,但是,把珠宝玉石产业带进了“互联网+”的时代。
还有一部分珠宝玉石商人在淘宝或“天猫”上开起网店,期待拓宽市场。但要想在数以万计的网店里被珠宝玉石爱好者找到,并成功交易,也非易事。“我们的网店几天都没有被浏览一次,就更不要说成交量了。”一位业内人士感慨地说。
近两年珠宝玉石行业遇冷,他们希望借“互联网+”的东风谋求渠道转型发展、走进春天,但是,困难不少。有人说,互联网企业兴起与倒下的周期可以用6个月到1年计算,这是创意、智力与时间的较量。珠宝玉石行业同样不断上演此消彼长的好戏。在这个注重顾客导向与价值体验的时代,游戏规则被改写,但产品质量和诚实守信却被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这是互联网信息爆炸中被发现并记住的基石。
以前赚信息不对称的钱,现在要在海量信息中赚钱。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单单是货源和品质,而是一种建立在以大数据为基础、强化顾客认知及满意度把控的新体验上;品牌的优势将立于满足细分市场以及客户群的情景需求之上。
令人可喜的是,做品牌、做细分市场,多个珠宝企业已经布局试水。他们用“互联网+”的商业理念,采取大数据、手机营销、目标客户CPM(每千人印象费用)推广等,在传统业务模式中做了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优化,实现了接轨时代的快速发展。未来,企业对品牌的维护、对基于大数据的细分市场研究,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为这些都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块赢得终端消费市场的高地。
“ 个人品牌时尚定位,投资市场化 ”
今年的股市大跌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然而不投股市不代表要让人民币躺在银行里贬值,放眼当今投资市场,风险小而稳上升的,当属珠宝收藏!
珠宝以最小体积蕴藏最大价值,其珍稀、美丽、易携带、易保管的特点都使其备受投资者的青睐。然而我们也需明白,珠宝投资不像股票、黄金那样涨跌明显,而是稳定上升,一般珠宝都需收藏3年以上,才会有约50%到100%甚至更多的增值。面对种种疑虑,我们急需一种全新珠宝投资方式使其收藏价值最大化,这时,珠宝“个人品牌塑造”也就应用而生。
“个人品牌塑造”即在专业设计师引导下,由客户将个人故事、情感融入珠宝中完成的一次珠宝设计,并进行有法律效益的品牌注册。这样的珠宝更容易体现其情感化、体验化属性,不再是冷冰冰的石头,它饱含个人情怀与感悟。将精选的品质珠宝、专业的独特设计、个人的文化情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文化内涵附加值增加的同时,珠宝的收藏增值潜力也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还增加了珠宝的传承价值。
“个人品牌塑造”在珠宝首饰界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这种表达自我的需求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通过首饰来传情达意,崇尚自由的现代人则更希望通过首饰来寻找文化归属感。如今,以“个人品牌塑造”为平台,众多明星名人贵族等,创立了自己的珠宝品牌,体现的是每个人的品味与情怀,是投资,是收藏,更是时尚。
珠宝行业已走到转型的十字路口,行业低迷时期,未来市场预期如何?多位珠宝行业专家均表示,黄金珠宝行业依然是个朝阳产业,经过行业洗牌转型升级,行业内一些技术低下、制造工艺落后、缺乏自主创新的企业势必将淘汰出场,中国珠宝行业将迎来一个资源优化整合、行业规范发展的新时期。